江南体育太原马拉松赛、汾河龙舟公开赛、环太原公路自行车赛……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,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将再度回到太原人身边。缤纷赛事释放全民健身需求、带动体育消费、引领绿色风尚。近年来,太原正以打造中部地区体育中心城市为目标,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,以群众体育、竞技体育、体育赛事和体育品牌建设等为重点江南体育,融合联动多元业态共谋发展“体育+”,努力让体育赋能城市发展,成为城市软实力的“代表作”。今日起,本报推出“打造‘体育强市’的太原实践”系列报道,通过体育+科技、体育+文旅、体育+教育、体育+商业、体育+健康等方面的深入采访,讲述太原以体育之名凝聚城市人气、以体育之名燃动消费热情、以体育之名澎湃城市活力,形成共促共荣、美美与共的生动故事,彰显“体育让生活更美好”的太原探索。
我市健身爱好者通过手机小程序在滨河体育中心预约场馆打羽毛球。 王韵菲 摄
手指轻触屏幕,预约健身场地;站上体测仪器,领取运动处方;走进智慧驿站,提升生活幸福感……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江南体育,新的机会和价值正在不断被发现和创造,对体育行业也是如此。太原市正借助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,激发全民健身新动能,推动构建覆盖全领域、全场景、全流程的数字体育发展新格局。这是推动我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,也是太原市打造中部地区体育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。
“以前是办健身卡,现在都是‘小程序’。”乒乓球爱好者于连坤表示,如今在手机上“点”几下,就可以预约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的健身场地。
1月18日,“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小程序”正式上线。在手机微信搜索栏输入“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”,点击后即可进入。
市民们通过该“小程序”,可以实时查看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各场地场馆运营情况,在线预约健身场地。线上预约的方式,既可以避免“扎堆”等待的情况,又可以提高场地使用效率,为市民健身提供了极大便利。
位于万柏林区漪汾街1号的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,拥有羽毛球、乒乓球、足球、篮球、网球和游泳等运动项目场馆,是太原市民健身“打卡地”之一。
据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智馆部部长王飞介绍,在推出“小程序”的同时,该中心近期还完成了智慧化改造升级,场馆管理运行更加高效、节能。
太原市全民健身智慧平台,其实并不止于一个“小程序”。2023年6月25日江南体育,“晋享体育”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上线。“晋享体育”由太原市体育局和山西智慧体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打造。
通过“晋享体育”应用,市民朋友可以在线查看太原市各类体育运动场馆场地相关情况,实现线上预约;可以获取全市各类体育赛事活动权威信息,实现报名、成绩查询、证书颁发等一站式服务;可以在线加入各类运动社群,找寻运动伙伴;可以在线得到专业体育教练教学指导,获得运动康复师专业化建议……
太原市体育局局长梁勇表示,“晋享体育”与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小程序的先后上线,提高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能化、信息化、数字化水平,将推动全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突破。
“本次锻炼131次,时间3分钟13秒,消耗热量约2.6千卡。请在1分钟内打开手机蓝牙,扫描室外智能健身管理系统二维码,获取详细数据。”
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东南角,太空漫步机、扭腰器、腹部训练器等10余件智能健身器材,成为日常锻炼人群的“宠儿”。家住文兴路明珠花园小区的王睿昆表示,室外环境比较好,健身时心情更加放松。
“这种智能健身器材十分实用,可以直观地显示运动数据,包括我的运动时间、消耗的热量等。”王睿昆一边介绍,一边实时展示自己的健身成果。
天色渐深,胜利桥灯光点亮,46岁的张吉踏上汾河景区智慧健身步道。吃过了晚饭,与爱人相约河畔,城市的繁华喧闹尚未散去,运动的涟漪已经轻轻荡漾。
智慧健身步道是汾河景区中隔堤改造工程中的一项,塑胶材质防滑、防震,保障了运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。“我很喜欢这条步道,跑步散步不容易累,而且下雨也能跑。”张吉说。
智慧健身步道位于胜利桥入口处不远,立着一面户外电子屏。屏幕上显示:“南风3级、PM2.5指数优、PM10指数优,今日人次1412、全年人次53073……”
“扫一下电子屏上的二维码,自己的运动数据就可以进入系统。”几乎每日都来锻炼的张吉表示,“只有扫码才会统计,实际锻炼的人,比显示数字要多很多。”
而登入智能步道系统后,健身爱好者则可以轻松掌握自己的运动里程、时间及消耗热量。前20名健身爱好者的相关数据,还会在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,形成一个“闪闪发光”的健身排行榜。
随着硬件设施的不断升级改造,太原市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正向数字化、智能化方向提质升级,不仅吸引了更多市民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,而且提升了健身人群更高层次的幸福感。
清明假日里,一家健身俱乐部体测房内,28岁的亢亚鹏脱去鞋袜,赤脚站上InBody体测仪江南体育。体脂率12.9%、内脏脂肪等级3、腰臀比0.84……大约两分钟的测试结束后,近20项数据出炉,展示出亢亚鹏的身体状态。
“建议进行慢跑、游泳、运动单车等有氧运动,每周运动3至4次,每次持续30至50分钟。”运动人体科学教练孟繁翰,根据体测相关数据,为亢亚鹏开具一份“运动处方”。
这家健身俱乐部是我市最早的一批商业健身场馆。“我们最早是用皮脂钳、血压计,为会员做体测。”孟繁翰说,“现在使用的InBody体测仪,测量数据更加准确清晰,让健身人群更直观地了解自己,并定制训练计划。”
孟繁翰特别强调,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“运动处方”是以运动医学为依据,根据既往病史、个体身体状况评估,帮助健身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,并根据运动情况及时调整运动方案。
亢亚鹏一套训练结束,又在另一位教练赵鹏的帮助下,通过筋膜刀进行肌肉修复江南体育。“被筋膜刀刮过的地方,会有一丝丝热流。”亢亚鹏说,“就像跑完5公里,然后小碎步下陡坡那种感觉,很舒服。”
太原后生赵鹏,2017年学成筋膜刀手艺后,在北京、上海等地从事运动康复工作。2023年赵鹏回到家乡,以手中的筋膜刀助力健身人群,从全民健身走向全民健康。
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,科技创新与体育创新的关系日益紧密,无论是场馆建设,体育设施生产亦或是运动健身不断向“新”而行,以先进科技技术带动和催生体育发展的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彰显出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作用,成为未来太原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