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体育体育健身设施是群众健身的空间,是老百姓最关切的体育问题。近年来,山东东营市体育局坚持便民普惠、因地制宜,借助黄河入海湿地文化特色,围绕全域布局一网覆盖,立体多样、触手可及的总体布局,全力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,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。
满足“健”,必须“建”。东营市制定出台“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”,坚持市县乡村四级统筹发展,推进设施供给“一张网”建设,实现四级设施互联互通、互为备用。近年来,全市累计投入近3亿元,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健身设施网络。城市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%江南体育,建成10分钟健身圈,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99%;对照建设标准提标升级,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健身示范工程80余处。目前,全市拥有各类体育场地8393个江南体育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.24平方米。
着力打造“一圈、两廊、三区、五组团”总体架构。即中心城城郊游憩休闲体育圈,沿黄河自行车健身绿道和环渤海自行车健身绿廊,北部湿地生态运动游览区、中部城市游憩运动休闲区和南部历史人文运动体验区,以及中心城区、河口城区等五个公共体育组团。
打通节点,构建全域健身慢行系统江南体育。近年来,由于马拉松等国际赛事带动,东营市健身步道(骑道)建设走上快车道。健身步道与城区绿地、绿道衔接,结合丰富的河流水系、绿化廊道、公园和各级公共体育中心,建设形成四级健康步道系统,打造了具有东营特色的互联互通全市慢行系统。“漫步道、跑步道、骑行道”三道并行,完全满足市民对日常健身的基本需求。
见缝插针,激活体育健身“微循环”。东营市享有国际湿地城市、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美誉,近年来,大力实施街头游园+体育工程江南体育,建设具有体育功能的街头游园288处,为居民提供日常游憩、休闲、运动场所,出家门500米见园休闲健身已成为市民真实生活写照。
东营市高度重视体育民生,将其列入市委、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,将体育设施规划建设作为“民生无小事”的重要抓手,制定专项、落实专款、压实专责,建立体育、自然资源、住建等多部门联动和设计、施工、管理全流程协同机制,合力推进体育设施建设。“东营市将继续完善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,重点建设体育公园、健身步道、城乡社区健身中心、多功能健身场地、足球场江南体育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亲民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设施。”东营市体育局副局长王国庆在接受采访时说。(转自5月11日《中国体育报》05版)
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: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