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体育细心的市民会发现,市体育场外新开辟了一片健身区域,形式多样、功能各异的健身器材分布其中,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健身休闲。记者从市文广旅体局获悉,为加快实现体育现代化,我市将进一步推进体育设施规划建设,通过完善健身设施建设顶层设计、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、补齐健身设施短板、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等,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相互促进、深度融合。
推广“公园+体育”模式,结合广场、公园、绿地建设,推进配套体育健身设施建设,“十四五”末每个镇(街道)应建成一个以上占地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的体育公园,新建、改建公园绿地应按项目占地面积不低于5%的要求配建体育设施。落实社区配套要求,新建居住区群众健身设施要符合相关配套标准,配置的室内体育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、同步施工、同步投入使用,同时要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、未来社区建设等,统筹推进社区健身设施建设江南体育。共建共享学校体育设施,新建公办中小学校应单独规划设置体育设施用地,实现教学区与运动区相对分离,体育、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,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开放管理模式。推进农村体育设施建设,通过“三改一拆”“美丽城镇建设”等行动江南体育,结合美丽乡村、乡村振兴等创建活动,利用闲置厂房、仓储用房等存量房产,整合边角地、低效地等闲置土地资源,建设综合体育馆、室内体育场馆、百姓健身房等体育设施。扶持发展户外运动设施,在开发利用低丘缓坡、绿色生态等山地资源过程中,要积极支持自行车江南体育、登山、露营、户外拓展等运动项目基地建设,建立“点、线、面”立体、多元的户外运动设施体系。
体育设施规划建设中要积极顺应数字化的潮流。体育场馆要顺应数字化、信息化建设,建立健全开放预约和人员信息登记制度,并加快人流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江南体育,提高场馆数字化运营水平。与此同时,推进“互联网+健身”,建设综合性体育活动管理服务平台,实现场馆导览预约、赛事活动报名、科学健身指导等场景应用;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领域数字化改革,大力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,鼓励经营性体育场所、专业体育协会和体育专业人士上线网络健身课程,为居家群众提供远程科学健身指导。
全民健身推广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基层体育赛事。我市将广泛开展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,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、全社会参与、多项目覆盖、多层级联动的“社区运动会”江南体育,并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,引导社会力量承接社区体育赛事活动。
据了解,争取到2025年,我市将基本建成“全覆盖、高水平”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,数字化体育健身场景成熟应用,“体育+公园”“百姓健身房”等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条件显著提升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.7平方米以上,政府、企业、社团共同参与的多方办体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,群众体育活动赛事形成成熟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