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体育过去的一年,湖南体育战线锐意进取,真抓实干,体育强省建设工作扎实推进。2024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上,长沙、株洲、益阳等城市以及省市级体育职能部门、学校等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,探索发展新思路。
近年来,在长沙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省体育局的关心指导下,长沙市以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导向,持续扩大健身场地设施供给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健身需求。主要做法是:
连续6年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,并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,确保市、区县(市)同向发力、同频共振,推动城乡公共体育设施从“无”向“有”、从“有”向“优”转变。
一是着力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。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、城市有机更新、乡村振兴等城乡发展规划,大力推进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建设。三年来,市县两级投入公共财政资金2亿余元,新建智慧社区健身中心284个、新改建室外运动场350个、健身步道203余公里、乡镇(街道)全民健身中心17个,投放农体工程、健身路径1000余处,健身场地设施在社区(行政村)实现100%全覆盖,截至目前,经市级审核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.77平方米。
二是大力推广智慧健身设施建设。2019年以来江南体育,长沙市积极探索“互联网+健身”融合发展路径,采取“政府出资、小区出地、企业运营”模式建成智慧社区健身中心284个,初步实现了“出门就是运动场,下楼就有健身房”的工作目标,缓解了社区居民“健身难、健身贵”的现实难题,深受群众欢迎,被评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和全国智能体育典型案例江南体育。
坚持统筹协调、资源共享、协同推进,构建政府主导、部门协同的“大群体”工作格局。
一是深入开展“国球进社区”“国球进公园”活动。充分利用社区闲置空地、公园绿地江南体育、小区公共场地、高架桥(立交桥)下空间、城市“金角银边”,以新建、补建、改造等方式,统筹推进城乡公共健身设施建设。在市资规局、市体育局、市住建局、市城管局、市人居环境局等部门密切配合下,已开展公园绿地系统复合建设体育设施专题研究和城区高架桥(立交桥)下闲置空间的梳理,共梳理体育设施建设用地169.9公顷江南体育。
二是严格落实新建小区配建体育设施。根据有关政策要求,市资规局、市住建局在新建住宅小区的规划、建设、验收阶段,严格按照室外用地面积不低于0.3平方米/人或室内建筑面积不低于0.1平方米/人的标准配建体育健身场所,积极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。2021年来,全市(内五区)共审批新建住宅项目151个,配建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8.4万平方米。
利用财政资金“指挥棒”作用,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,积极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。
一是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撬动作用。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为牵引,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。继2022年建成鹅羊山体育公园、国展中心体育公园、东婺山生态体育公园、长沙高新区全民健身中心等4个补短板项目之后,2023年又引导社会资本建设隆平高科体育公园、洋湖湿地体育公园、安沙镇恬园体育公园、开福区白霞社区社会足球场等4个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项目江南体育,带动社会投资1.5亿元以上。
二是采取合作方式推动体育设施共建共享。2021年,市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200万元与湖南师范大学二里半校区共建艺体中心;2022年,市财政安排补助资金3000万元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共建体育馆,建成后公共体育场馆由学校运营,定期向公众免费开放,实现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共建共享。2021年,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安排财政资金855万元,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社会足球场23片,扩大健身场地设施有效供给。
下一步,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,持续扩大健身设施增量、提升健身设施质量、用好健身设施存量、增强健身设施综合效益,不断开创全民健身工作新格局,为健康中国、体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